寇健文、陳方隅,2009。「1978年以後中共財經高官的政治流動:特徵與趨勢」,政治學報,No.47,pp.59-103。

全文

 

 

1978年以後中共財經高官的仕途流動:特徵與趨勢

 

寇健文(政大政治系副教授)

陳方隅(政大外交系四年級學生)

 

摘要

菁英甄補是一個政治體系存續的重要關鍵。一方面政治甄捕的模式與篩選標準受到政權型態的影響,另一方面政治菁英被甄補到政權內部之後,其思想觀點與作為又會影響政權的存續。因此,菁英甄補提供外界評估政治體系穩定性和變遷方向的重要指標。本文認為目前中共具有「發展型國家」和「後極權主義」兩種特性,菁英甄補趨勢也會反映出這兩種特性的交錯。本文以1978年至2008年之間,曾經在中共財經部門擔任副部級以上領導職務的236人為對象,探討「發展型國家」和「後極權主義」兩種特性對財經高官甄補過程產生的影響。受到「發展型國家」特性的影響,財經高官的專業性日益提升,反映在研究生以上學歷者已成主體、具有經貿管理學科專業的比例越來越高、前往歐美國家留學的比例也逐漸提升,並以攻讀學位為主體。同時,財經高官的來源以相關財經部門內升為主,出現「系統內流動」的徵兆。另外,在「後極權主義」政權特性的影響下,政治憑證仍然對於財經高官的仕途發展產生明顯影響。財經高官的黨員比例極高同時隨著職務級別提昇,具有專任黨職經歷的比例明顯提高。不過,入黨年齡已經不再是重要的政治憑證。

關鍵詞:菁英甄補、財經高官、中共、發展型國家、後極權主義


註:本篇文章最初的原型是我大三時修寇老師「中共菁英政治」所寫的期末報告。利用暑假的時間重新編碼、訂定理論架構,並發表於2008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研討會。2009年6月出版於「政治學報」(TSSCI)。這個題目及摘要是研討會版本。
後續:寇老師指導的學生陳容芳(2010)於台大政治所的博士論文「中共黨務與經濟領導幹部甄補路徑之比較:1992-2009年」有一些對於中共經濟菁英更詳細的操作化與比較。我則是寫了台灣與中共的經濟菁英比較,但是僅停留在初稿階段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方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