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觀察之一:日常生活篇
本文刊登於台灣立報,2013-1-10
陳方隅
http://www.lihpao.com/?action-viewnews-itemid-125652
筆者目前於美國留學,藉此專題版面對美國的校園、生活等各方面狀況提出一些觀察紀錄,主要依據為個人見聞。本篇介紹日常生活中的議題。
先說小結,我對美國人的很多生活習慣非常看不順眼。剛到美國時就在隔壁的社區撿了很多家具(大至吸塵器與茶几,小至鍋碗瓢盆),這裡的學生搬家時帶不走的東西就直接丟掉。在學校更可以感受到美國人浪費成性。電腦教室的電腦從來不關機,例假日也一樣,且影印裝置通常沒有雙面列印的選項。不管住家或公共場合,樓梯間的燈都不關,連省電裝置也沒有。聽朋友說,夏天時冷氣壞掉而不冷,去向租屋管理處反映,管理員的答案是:「那就一直開著就會冷了!」這可以反映出他們的生活習慣。
然而,雖很多人常常把還堪用的家具丟掉,生活上沒有任何節能減碳的概念,但美國人卻也很熱衷剪折價券(coupon)去省個區區幾塊錢,也常見到有人假日時就在自家車庫開起了「車庫拍賣」(garage sale),把用不到的東西便宜出售。只能說對於物品與金錢的觀念差距極端。
讓我們來看看一些統計數字。美國3億人口佔全球不到5%,但消耗全球近4分之1的能源、吃掉15%的肉品、用掉28%的紙張、擁有37%的汽車(根據觀察,休旅車的比例很高,且一個人行駛的比比皆是),平均來說消耗能源量是全球每人平均的4倍、消耗的水資源是全球人均3倍,製造垃圾量為2倍,並且釋放出5倍的溫室氣體。(註1)以前看這些數據只覺得美國人太浪費,來這邊有一種「原來如此」的感覺。
對留學生來說,自己煮飯是必要的技能,因為外食費高且口味不一定合。不過嚴格說起來,美國的生活物價其實不算太高,若能自己煮飯,每月的伙食費與在台灣時相當(當然在都會區昂貴許多,筆者並非在大城市生活)。貴的部分在於人工(聯邦政府規定的基本工資為台灣的兩倍左右),所以外食費很貴,但生活所需則還好,例如:有些肉類並不比台灣貴,牛奶、起司等則便宜許多。
不過,我一直覺得很多東西吃起來味道就是不太對,尤其肉類好像都不夠香。常懷疑是自己太想家,因心理作用而覺得很多東西煮起來味道不對,但很多人都這樣覺得,而且不只是台灣人。推測有可能是使用太多生長激素與化肥的結果?(註2)
博士生的功課壓力很大,平時最大的快樂大概就是「購物」,因為這邊不時就會有各式各樣的促銷活動,且各種名目都有;許多服飾、3C產品、化粧品等商品都比台灣要便宜許多。平時消費幾乎都不會用到現金,都是用金融卡、信用卡,或者是支票也非常普遍。高度競爭的市場機制,加上全球分工的生產線,讓消費者可以享有低廉的物價水準。
在這樣的現象背後有幾點值得討論。首先是高度的不平等:美國有9分之1的家庭、3分之1的人口未擁有任何銀行帳戶,比例較已開發國家高許多。(註3)第二,美式食物的高油脂和高鹽份與糖份讓肥胖率居高不下,而日常生活中,所謂的垃圾食物(各種速食連鎖店)售價又相對便宜,所以收入較低的家庭「只能」大量消費這些食物,讓肥胖率更惡化。第三,便宜的產品其實建立在消費者看不到的「剝削」之上。例如電子產品,美國公司掌握關鍵技術,在代工方面往往將價錢壓到最低,但是又反過頭來指責代工廠(例如富士康)的勞動品質不佳。這就是「全球化」。
再舉一個更貼近生活的例子,研究生的精神食糧——咖啡,全球咖啡市場超過6成是經由期貨交易被四大通路商壟斷,(註4)小農幾乎沒有任何議價的空間,種愈多賠愈多。至於我們所食用的各種食品,也已經有書藉和紀錄片揭露其中可怕的製程,例如《美味代價》。(註5)
同樣的道理,大公司掌控了大多數的商品售價,並且對政策制定過程具有無比的影響力。因此,像是美國的油價比起全球許多地方都相對便宜(比台灣便宜,1公升約台幣30元上下浮動),讓車廠可以持續製造體積大、耗油且不耐用的汽車;刺激消費其實很大程度來自浪費的習慣。也就是說,美國極為便利與享受的生活型態,其實是建立在剝削他國勞工、剝削地球環境及動植物資源、犧牲人體健康的基礎上。這些都是我們在享受現代便利生活的時候必須思考的現象。
限於篇幅,其他層面的觀察留待下回文章。但值得繼續省思的是,愈開放與自由的「市場機制」,真的能帶來最美好的生活型態嗎?
(作者為「青年要好野」執行委員、美國密西根州大政治所博士生)
●註1:Andrew Buncombe, "US Population Hits 300 Million, but Is It Sustainable?" The Independent, 2006/10/11;管淑平編譯,〈用掉3倍水、5倍油 美國3億人消耗全世界資源?〉《東森新聞報》,2006/10/17。
●註2:有些蔬菜(尤其蔥蒜類)也會有如此感覺。建議參閱:陳俊堯,〈有機草莓為什麼比較好吃? 〉2012/6/10。http://pansci.tw/archives/17510
●註3:已開發國家89%的人民擁有銀行帳戶,參閱"Banking in the Developing World: The poor are different." The Economist, 2012/4/20。許多美國人因為收入低、不願負擔額外的管理費等原因而不與銀行往來,參閱Michael Sivy, "Why So Many Americans Don't Have Bank Accounts." Time. 2012/11/20。更詳細的「美國移民工與借貸經濟」討論可參閱:Michael D. Yates, "Capitalism Is Rotten to the Core." Monthly Reviews, 2006/5。另外,一件很弔詭的事情是,若要貸款或者是申辦信用卡,首先必須要有「信用紀錄」;但是要累積信用紀錄必須持有信用卡。學生們通常會在學校的信用合作社(Credit Union)辦理一張受限的安全信用卡(secured card,要押一定的存款作為信用額度),以累積信用紀錄。
●註4:瑞士的雀巢公司,及美國的卡夫特(麥斯威爾)、莎拉李、寶鹼。洪輝祥,http://www.greenff.com.tw/?m1=goods&gmid=11。另外,請參閱:《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》、《糧食戰爭》。關於美國的社會分析與批判,可參考Monthly Reviews月刊。
●註5:"Food, Inc."為Robert Kenner導演於2008年出版的紀錄片,以及由Karl Weber整理之同名書藉。
留言列表